2008年12月4日

知識不一定會使人幸福 但卻是必要的基礎

看到這篇報導也有些認同
後web 2.0時代的創意呈現,不能單純只有具備聰明的特質
也必須思考情感面,甚至是美感經驗的upgrade
不過最難的,真的是如何在龐大的資訊和行為模式裡
extract出關鍵元素,創作令人感動的商品。

-----------------------------------------------------------------------------------

Source: DigiTimes
作者: 李佳翰
日期: 2008/12/03


近年來,不論各行各業都不斷鼓吹創意,並大肆網羅所謂的創意人才,尤以科技產業為最。但是,有創意就能夠賺大錢嗎?那倒未必。根據經濟學家Joel Mokyr的看法,即使是最具創新精神的行業也應該瞭解它們的局限所在點。而它們的優勢並不在於想出新的點子,而是在於如何利用這些新創意。

Mokyr是美國西北大學芝加哥分校的教授,同時也是全球頂尖的經濟學家之一。他表示,冀望由新概念中獲得利益的公司,不一定要去聘用最具創意的人員,而是應該調整其管理層結構,去接納所有具新觀念的人員。

Mokyr也指出,所謂的知識社會、由資訊流主導世界的現代術語,事實上已經伴隨我們幾個世紀了,而最重要的是如何構建有利於創造知識繼而對這些知識善加利用的環境。

儘管美國現今的狀況如走向日漸衰落的超級大國,但卻是最典型由知識創造財富的國家。Mokyr表示,美國在科學和技術教育等領域的平均分或許較其他國家為差,但重要的是美國擁有加州理工學院以及麻省理工學院,而這些學院培養出的0.1%的頂尖人才、神童和鬼才,全是世界上頂尖科技的主要推手。

即便這些人才一輩子只留在大學中做研究,但是他們的創意仍然可以對企業發揮至關重要的影響力,當然,前提是企業可以將這些創意運用在產品或服務上。Mokyr表示,知識長久以來已成為了影響人類的基本理念,而創造和傳播有用的知識更是經濟進步的關鍵,並且由技術推動的改變大致上都是往好的方向發展。他也舉例指出,1846年前麻醉藥首次使用以前,外科手術醫師必須在病人死於休克前的90秒時間完成手術。

不過,Mokyr也承認,知識並不總是產生正面作用,因為技術不會制止人們變得貪婪、愚蠢或是開啟戰端;知識也不一定會使人們幸福。但是卻提供了一個基礎,人們可以利用這個基礎來提高人類的生活舒適度並創造財富。

至於哪些技術產生的影響最大?Mokyr認為包括了蒸汽機、電力與鋼鐵的大規模生產對於全球經濟發展影響最大。而未來的宏觀發明不僅可以是單一的技術,也可以是一組創意的綜合,例如通信技術;或者也是不止一組技術的組合,如光碟和快閃記憶體等存儲設備、衛星以及光纖等。

至於說這些知識可以運用到哪些領域,Mokyr則指出,這些就是企業管理人員所需面臨的挑戰。舉例而言,目前可用以對抗氣候變遷的基本知識已經存在,但現在所需要的是企業對自身進行合理調整,以利用存在的知識。他表示,大部分替代能源技術(如風力發電或氫燃料技術),在技術上已基本不成問題,目前困難處在於在於設計的細節以及性能方面。

或許對某些人而言,Mokyr的想法以及在評價技術效用時似乎顯得過於樂觀了。但多數人卻對其結論表示認同,也就是,如果企業想要獲得成功,就需要改善與最具創意聰明頭腦的溝通方式方式與管道。

沒有留言: